手中把玩曠世古董,天天都和慾望糾纏,換作別人,或許早已掉入慾望黑洞,但馬未都在價值連城的古玩世界逛了大半生,還能全身而退,活得逍遙自由,年過五十還擁有偶像明星般的人氣。你一定聽慣了他談歷史珍藏、古玩珍稀,這一次面對《悅己》,馬未都首次談起了關於“女人”的話題。
最快樂的女人,不必定是最漂亮的女人
女人的好性格最主要,過去那些能噹上皇後的女人,都是性格无比杰出的。我的傢跟博物館裏養了良多貓,其中“黑包包”(愛貓的名字)最討人喜懽,上得了台面,雖然它跟別的貓比起來既不是最英俊也沒有最好的血統,但它性情最好,所以大傢都疼它。
女人轻易把模样的作用絕對化,所以女人有錢了确定最盼望用來延緩朽迈。女人被社會賦予的角色就應該是年輕美丽的,要不然時尚雜志為什麼從來都不是滿頁紙的老女人呢?
可是女人往往不了解男人,coach包包型錄。男人年輕的時候關注的是女人的容貌,過了40歲開始覺得性格才是第一位的。漂亮女人最不容易把男人搞定,有才能搞定男人的女人,一定不是最漂亮,而是性格最好的。
世俗定義的漂亮女人,她要面對很多社會問題和心理問題。女人越漂亮,毕生中聽到的“瞎話”就越多,這個“瞎話”也未見得就一定是成心欺騙,更多是男人的自我偽裝,掩飾弊病,誇大優點,就像開屏的孔雀,這是最快獲得女人好感的最簡單辦法,其實他心裏不見得真那麼想。男人反而不會在不漂亮的女人眼前偽裝自己,漂亮女人聽見的口是心非太多,古今都一樣,她沒法去逐一識別,最多是在“瞎話”中挑一個輕一點兒的。
女人十分容易定出本人的價錢,好比會覺得每個月要有多少錢才夠,男人不是這個思維。女人覺得男人有錢就變壞,那不是變壞,而是變得復雜。我們現在定義的“壞”是傳統道德裏的“壞”,比方找別的女人。但別的女人可不覺得他壞,因為這男人噹下對她挺好的,不是嗎?
假如有可能,我寧可現在一無所有,去換來年輕30歲。無論男人女人,最值錢的就是時間,對於個人來說是高質量的壽命,最起碼年輕時頭腦苏醒。但對於漂亮女人,時間帶來的容貌改變更明顯,也更讓人惆悵,隨著年齡增長,會不可防止碰到問題,不是面貌,而是心理上的事。所以漂亮女人要快樂,比不漂亮的女人更難,在這一點上,挺公正的。
理解婚姻不能為人生填補遺憾,“剩女”們就快樂了
女人容易為情感、為婚姻不快樂,我始终認為這跟不完美的婚姻制度有很大關係。人類給自己設計出许多不快樂,比如婚姻,就是人類自己設計的。事實是,就算在婚姻裏,不快樂也是長期的,快樂是短暫的,個性化的東西必須磨合成共性化的東西,這自身就是一件很痛瘔的事。我並不是反對婚姻,而是說婚姻不能作為普適的價值標准,它不會解決你現存的任何問題。所以,女人的快樂,千萬不能寄生机於婚姻。別以為只有結了婚,現在的所有不快樂就會結束。
女人在25-35歲的階段,最重要的是懂得男人,所以多經歷一些不是壞事。你的第一個男友人長得很帥或者很有錢,都是最糟的事。這應該是層層爬高的過程。早點把男人了解明白,能減少以後人活路上不用要的煩惱。
過去有一種說法,“好漢無好妻,賴漢娶花枝”。曾經有個相噹漂亮又胜利的女人跟我說:“誰真正追求我就嫁給誰,可是從來沒有過。”優秀的男人自尊心都極強,他不可能放下身段去主動寻求,因為他心理負擔更多,所以基础上都是靠心理暗示。反而是本身不怎麼樣的男人,他沒有任何心理負擔,靠一股勁兒就能把這事辦了。
但分歧理婚姻轨制的代價還是被“剩女”給承擔了。過去也有人承擔,是農村單身漢,但他們不屬於受關注階層。现在的“剩女”大多是有知識、有位置的優秀女性,存在於婚姻價值觀的夾縫中。社會總體價值觀都讚同她選擇婚姻,找一個各方面與自己匹配的優秀男性,但大局部男性都對女性的知識有畏懼心理,他們寧願自己的女人不要太有知識。
富有的男人娶一個年輕貌美的妻子很容易,因為這合乎社會價值觀的認定標准。對於精彩的女性,她愿望找個更好的,也沒什麼不對。而那些已經擁有富有男性的女人,她可能已經揹負了社會的另一個負擔,因為從內心中她可能並不是自願的,這是潛在的代價。
我以前就寫過“人類最美妙的關係是自願的性關係”,其實就想表達一個意思:感情作為過程是最美的,一旦為了滿足社會须要,揹上婚姻的結果,美好就變得繁重了。如果你只想通過婚姻填補人生的遺憾,那麼很不倖,它只會制作更多遺憾。什麼時候把這層看透了,快樂就容易了。